
一、机房装修工程简介
机房是信息数据处理的核心场所。由于系统数据的关键性、敏感性和时效性,机房内的计算设备、通信设备、网络设备及辅助系统都需在极为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运行,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、网络枢纽畅通。设备的可靠运行需要合适的环境温湿度、洁净度及防静电、防火等工作条件得到有效控制。设计遵循以下原则:在保障计算系统、通信和空调等设备安全、可靠、先进的前提下,呈现简约大方、雅致大气的风格,室内装潢以简明、淡雅、柔和为基调,材料以自然材质为主并兼顾环保。
(一)地面处理
采用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,系统电阻应介于1×10^5至1×10^8欧姆之间
yy易游。常用材质包括铝合金、钢、铝-木、钢-木,常见尺寸为500×500 mm、600×600 mm,厚度有20、35、40 mm。地板设有异形带走线口,地面需平整光滑,水泥地面或水磨石均可。机房内不宜铺设地毯,以避免积尘与静电。
(二)天花设计
采用国产优质金属微孔天花,白色哑光并内贴吸音纸。顶棚下常设吊顶以美化环境、提升吸音、降低制冷负荷。吊顶材料须具备吸音、防火、防尘、防潮及屏蔏电磁干扰的性能,龙骨多用铝合金或轻钢,面板为吸音铝合金板。为确保平整、不变形,施工中禁止用镀锌铁丝作受力吊杆,主龙骨通过F6或F8钢筋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楼板之上。带吸音纸的微孔板具备防尘与一定的吸音效果,便于日常维护。
(三)墙身处理
墙面材料需具备不易吸尘、耐尘、防火、防潮性能。常用材料包括铝塑板、彩钢板、防火壁纸及防火板等。本设计采用轻钢龙骨铝塑板造型;基层通常以轻钢龙骨、硅酸钙等非易燃板材为基底,以提升保温隔热效果并确保表面平整度,具轻量、耐候、耐冲击、易加工、易清洁等优点,具有良好隔热、隔音及防火性能。
(四)隔断工程
按功能需求设置两类隔断:
- 轻钢龙骨IT板隔断,适用于机房间内的分隔以降低干扰。
- 彩钢板墙体隔断,常用于房间与走廊之间,兼具透光与视觉通透效果。
(五)门窗工程
机房外门采用定制钢质防火门,玻璃隔断处设钢化玻璃门。主机室、UPS室等外窗一律封窗处理。为避免凝露及节能,机房对外窗通常做封窗处理,主控室及机房外窗可能配合遮光系统。
(六)保温与洁净
机房对外界温湿度差较大时易产生凝露,若处理不当会提升冷却负荷、耗能增加,甚至影响设备寿命与洁净度。因此需强化平面、立面保温,减少冷量散失。为提升洁净度,机房与外界的管线口均应采用防火封堵;新风与排风系统的防鼠网要完善,防止虫鼠进入,确保符合消防与洁净标准。机房粉尘源主要来自设备本身与人员活动,需通过顶墙地的彻底清理、涂覆封闭涂料及常态化空气净化来控制,达到B级及以上标准。等电位处理方面,机房通过金属材料构成的屏蔽网与接地系统,形成有效的等电位与法拉第笼,提升抗雷击能力,保护设备安全。
二、机房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方法
(一)房顶地板防尘漆
1) 工艺流程:基层处理、刮腻子补孔、打磨、满刮腻子、再次打磨、第一遍防尘漆、打磨、第二遍防尘漆、清扫。
2) 操作要点:
- 基层处理需因材施策,表面平整、干燥、无油污、无浮尘;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超过10%。
- 腻子配比:白乳胶漆、滑石粉或大白粉、羧甲基纤维素溶液,重量比约1:5:3.5;第一遍横向刮涂,第二遍竖向刮涂,确保平整、均匀、无缝隙。
- 干透后打磨,若使用高档乳胶漆,第二遍腻子后加封底漆,涂布均匀,不漏涂。
- 乳胶漆涂刷通常两遍,必要时增涂,遍次间隔约4小时;第一遍干后进行磨光,潮湿天气需延长干燥时间再磨。
- 外观清理:去除飞溅漆点,墙面和顶面涂层可采用刷、滚涂或喷涂等方式。
(二)吊顶工程
1) 工艺流程:放线、安装主龙骨吊杆、安装主龙骨、固定件、骨架、安装面板。
2) 操作要点:
- 放线要准确,吊顶标高线清晰,水平偏差控制在5mm以内;标注吊挂点位置。
- 吊杆要求符合设计并做防锈处理;用膨胀螺栓固定,吊杆间距不大于1200mm。
- 主龙骨间距亦不大于1200mm,安装后要校正位置与水平度。
- 吊顶骨架安装完成后应全面检查并确保牢固可靠。
- 面板安装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。
3) 质量标准: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相关条款执行。
(三)彩钢板饰面墙面
1) 工艺流程:放线、龙骨定位、龙骨安装、岩棉填充、石膏板安装、彩钢板安装。
2) 操作要点:
- 施工前清理原墙面、弹水平线,确定铺设方向与分格。
- 龙骨固定件与墙体连接须牢固,间距符合技术要求;龙骨垂直度偏差不超过2mm/2m,骨架平整度不超过3mm/2m。
- 岩棉填充:在龙骨夹层内铺设防火岩棉,分层次完成墙体结构与保温层的组合;板与板之间缝隙用专用胶带粘贴,边缘整齐。
- 彩钢板安装:待前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,板材与龙骨连接必须牢固,质量按规范执行。
3) 质量标准:依照相关验收规范执行。
(四)玻璃隔断
1) 施工方法:
- 采用钢架结构,玻璃板为钢化玻璃,边缘用专用密封胶固定,周边处理整齐。
- 顶部和底部采用斜拉支撑,间距通常在1000–1500mm之间,使用合格螺栓固定。
- 采 विकल्प衬板为密度板,用自攻钉固定,下部饰面采用拉丝不锈钢板。
2) 工艺要求:
- 金属结构应焊接牢固,表面无松动、无虚焊、无缺陷;除锈、清理焊渣后再涂防锈漆。
- 玻璃垂直接缝处须磨边,玻璃胶不得向外凸出;边框饰面应平整无起伏。
3) 质量标准:
- 玻璃垂直偏差小于2mm/2m,平直度小于3mm/2m;边框垂直偏差小于2mm/2m,平直度小于3mm/2m。
(五)地面保温
1) 工艺流程:清扫、铺设保温层、铺设面层、放线、开孔、清扫。
2) 施工要点:
- 放线以定位架高地板位置。
- 地面先涂胶,铺设20mm厚橡塑保温海绵,确保粘结牢固。
- 缝隙处用密封带封闭,防止扬尘;在海绵上覆0.5mm镀锌铁板,接缝处进行压接。
- 根据施工图在镀锌板表面弹出地板支架线,开孔时孔径比支架底盘大2–5mm,施工垃圾应及时清理。
(六)活动地板铺设
1) 工艺流程:地面施工、放线、地面除尘、安装柱脚、调平、安装地板、分项验收。
2) 施工要点:
- 放线确定架高地板的排板与轴线位置。
- 底层地板的支撑座需磨平或填补以确保稳定性。
- 施工前清理底层尘土和碎屑,安装支撑脚并用锚固螺栓固定。
- 根据地面标高调整支撑脚高度,确保达到设计标高。
- 面板拼接处需留缝隙不超过3mm,安装时使用专用器具并在施工结束后全面清理。
- 完工后进行全面检查验收,并用_cover保护防止尘埃进入及妨碍后续施工。
提示:以上内容为改写后的技术要点,力求尽量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强表述的清晰度与可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