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楼宇智能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关键应用之一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,城市建筑逐步向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迈进。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需求,我们组织相关科研力量,开展智能楼宇的研究与应用实践,参与多项大型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实施,获得较高的用户认可。
一、智能楼宇的起源与发展
信息化浪潮推动信息处理与传输能力持续提升,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核心驱动力。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相结合,催生了“楼宇智能化”的概念与实践。早期的示范性工程通过引入计算机设备、数据通信、程控设备等,对建筑内的空调、给排水、供配电、防火与安防等系统进行集中化控制,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,为提升舒适度、效率与安全性奠定基础,进而推动全球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。
二、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
- 需具备完整的控制、管理、维护和通信体系,便于环境调控、安全监控与告警,提升工作效率与创造力。核心目标可概括为:办公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、通信系统高性能化、建筑的柔性化以及管理服务的自动化
yy易游。
- 应用环境要具备优越性,表现为舒适性、高效性、方便性、适应性、安全性与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提升。具体包括:在心理和生理层面提供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、提升办公与决策效率、降低人力与资源成本、具备易维护的集中管理与信息服务能力、对组织结构与设备更新具有强适应性,并确保信息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三、智能化楼宇的功能定位
- 提供广域的信息处理能力,信息覆盖范围应超越建筑本体,具备在城市、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信息协同能力。
- 对建筑内的照明、供配电、暖通空调、给排水、防灾、防盗、运输等系统进行综合自动化控制。
- 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、统计与自动化管理,以以安全状态监视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为核心任务。
- 注重系统的适应性与可扩展性,使所有功能能够随技术进步与需求变化不断发展完善。
四、智能化楼宇的显著优势
- 提升信息获取与响应速度,显著提高工作与管理效率。
- 增强建筑的安全性、舒适度与便捷性,提升使用体验。
- 实现能耗的有效控制,空调、照明等设备的智能管理通常带来可观的节能效果。
- 降低设备运行与维护成本,系统的高度集成与集中化管理有助于降低人力成本。
- 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对环境与功能的多样化需求,应用高水平技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。
五、智能化楼宇的定义与理念
全球对智能楼宇的定义并不统一,常见的理解是: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、信息通信等前沿技术,使建筑物内的电力、空调、照明、防灾、防盗、运输等设备实现协同运行,进而达到建筑自动化(BA)、通信自动化(CA)与办公自动化(OA)三位一体的综合智能化系统。上述理念强调在实现建筑功能自动化的同时,构建可持续、可扩展的智慧管理平台,以适应不断演进的技术与业务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