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计算机网络系统(含无线覆盖)实施方案
适用范围与目标
- 面向企业机房/数据中心等场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,覆盖核心交换、接入网、无线覆盖及相关运维支持,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实施方案模板。
一、施工前的环境与准备
1) 环境条件
- 机房工程完工,地面铺设静电地板,门洞符合设备搬运需求,门锁完好。
- 机房内设有地槽、暗管、孔洞及地插等位置,数量与尺寸符合设计要求。
- 静电地板铺设紧密,表面水平偏差不超过2毫米/㎡,接地符合设计与产品说明要求。
- 交接区与设备区具备可靠电源与接地,环境温湿度符合设计与相关规定。
2) 施工前器材检验
- 各类连接件及硬件的型号、数量、质量经检测,确保具备出厂证明且与设计一致方可使用。
- 软件数量、版本、质量符合设计,具备出厂证明材料方可使用。
- 工具型号与数量充足完备。
- 经检验的器材记入台账;不合格件单独标注、保留以便核查与处理。
- 网络设备开箱后应进行自检:通电、状态指示灯、设备启动情况正常;交换机安装整齐、固定牢固、标签清晰、跳线稳固、走线清晰。
3)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
- 机架与交流电源连接线正确接入,零线火线无误;根据系统用电容量选择合适的交流输出开关。
- 机架上安装子架与光配线架,检查跳纤与接口正确性。
- 线缆布放遵循规程,外皮剥离处采用热塑管保护,电源线与信号线尽量分离,交叉时信号线在上并保持整齐、直顺、弯曲半径大于20毫米。绑扎间隔均匀,松紧适度。
yy易游
- 给同一线缆两端做好一致的标记与记录,清除机内线头、金属丝及其他异物。
- 用万用表对供电链路进行测量,确认供电正确性。
- 收集用户网络需求,由网络工程师制定安装与调试方案,最终形成可归档的配置与文档。
二、设备安装与布线
1) 设备安装要点
- 按设计要求布设交换机、路由器、无线控制器/接入点等设备,确保电源与信号独立、布线规范、便于维护。
- 设备的网管信息完整、标签清晰,空余槽位覆盖空板,跳线方向清晰,线缆正确标识。
- 设备入口处的电源与信号线分离布放,确保干净整齐的线缆管理。
- 现场逐项检查开关、设备标识的一致性,线头、金属异物清除完毕。
- 通过万用表等工具对供电链路进行验收,确保供电稳定。
2) 需求对接与文档化
- 收集使用方的网络需求,由网络工程师完成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总体配置与文档化工作,形成完整的配置文件与档案。
- 绘制网络设备安装图,明确设备位置、网络接口与连线关系。
三、系统设计与规划文档
- 进行IP地址规划、VLAN划分、用户IP分配、路由策略、访问控制策略等的详细规划。
- 对每一个信息点进行标记,明确定义该点连接至哪台设备、属于哪个VLAN以及连接端口,以便调试与运维参照。
四、系统调试与测试
1) 设备加电自检
- 设备安装完毕并检查无误后进行加电检测,观察指示灯与风扇工作情况,初步排除硬件故障。
2) 连接与端口调试
- 依据系统拓扑图进行服务器、存储、安防等设备的连接,线缆打标签,确保端口连接正确并符合设备手册要求。
3) 集中配置与调试
- 按实施方案对所有网络设备进行集中配置与调试,涵盖IP分配、VLAN划分、路由策略、ACL等。
- 对每个信息点的接入端口、VLAN及设备对应关系进行逐项标注与记录,确保调试可追溯。
4) 功能与性能测试清单
- 交换机与路由设备的基本功能、端口状态、软件版本和配置一致性测试。
- 网络性能测试:带宽、吞吐量、时延、误码、利用率、丢包等关键指标。
- 各类测试场景包括点对点与跨网段的吞吐、带宽抽查、24小时利用率监测、负载承受能力测试、数据传输与连通性测试。
- VLAN、DHCP、DNS等连通性测试,确保同一VLAN内与跨VLAN间的连通性与服务可用性。
五、系统验收与试运行
1) 验收阶段划分
- 单点验收:设备数量、完成上机、开机、配置与移交等基础条件达成。
- 初验:建设方技术人员按约定的测试项目与方法对系统进行开放性测试,形成测试方案并执行。
- 终验:在试运行期达到稳定运行后,由建设方主持终验,供应方协助解决技术问题,确保系统无重大故障并具备稳定运行能力。
2) 试运行与技术支持
- 试运行期间提供现场技术支持,协助排除问题并进行必要的维护,帮助提升运维水平。
- 供应方与厂商共同配合,帮助建设方技术人员提升水平,确保网络运行高效、稳定。
六、系统终验完成与后续运营
- 若试运行期未发现重大故障,由建设方组织完成终验,项目组和分包商提供协助。
- 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后,按维护策略持续进行日常运维、容量规划与性能优化。
七、交付物与培训
- 提供完整的设备清单、配置清单、拓扑图、调试与测试报告、运维手册、培训材料等,确保后续运维与二次扩展的可执行性。
说明
- 本方案着重实用性与可落地性,所有步骤均以确保网络系统的可用性、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为目标,避免无关信息干扰实施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