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是一项跨学科的系统工程,融合了电气、电子、建筑装饰、暖通与净化、信息安全等多领域技术。机房内配置服务器、存储设备、网络设备和交换机等信息科技设备,以及低压配电、UPS、空调、安防、消防、环境监控等系统。运行环境需对温湿度、洁净度、电磁场强度、噪音、电气与防水、抗震、接地等多方面实施严格控制,以保障设备与人员的安全与稳定运行。
022. 机房建设要点
建设过程需严格遵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标准,覆盖机房装修、供配电、UPS、防雷接地、空调与通风、动力与环境监控、消防等系统,确保环境稳定、运行可靠。
yy易游
033. 机房装修及设计
装修是机房建设的基础,需对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并确保环境达标。要点包括防尘、防水、防静电、防鼠害、保温、防结露、阻燃及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。3.1 天棚装修:常用吊顶,以微孔金属铝扣板为优选,材质轻便,具备防火、防潮、吸音等功能,确保环境洁净。3.2 墙面装修:以保护墙体材料为目标,追求质感、线条与色彩的协调。3.3 地面装修:通常采用防静电地板,施工前需彻底清理并找平,表面需经过多层专业处理后再铺设。
044. 机房配电系统
机房供配电系统较为复杂,涵盖配电柜、线缆传输和UPS等关键环节,协同工作以提供稳定、可靠的电力支撑。4.1 配电箱的应用:具备市电与UPS双电源自动切换能力,确保供电稳定与灵活性,便于按需配置、升级与管理。4.2 UPS 的介绍:UPS 将蓄电池与设备连接,通过逆变器等电路将直流转为交流电,为服务器、网络系统及相关硬件提供持续、稳定的电力。
055. 机房消防系统设计
机房 IT 系统对消防有特殊要求,水、泡沫及粉末灭火剂对设备有潜在危害,因此多采用气体灭火系统。5.1 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: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,成套独立,覆盖区域灭火,灭火高效且对设备影响小。
066.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
防雷接地系统是保护弱电精密设备的关键组成,包含雷电接受装置、引下线、接地线、接地体、接地装置、接地网及接地电阻等部分。6.1 雷电接受装置:包括避雷针、避雷带、架空地线、避雷器等,用于将雷电沿路径引入地面。6.2 引下线:将雷电电流传导至接地装置。6.3 接地线:连接设备、接地端子与接地体,在雷击时起作用。6.4 接地体(极):埋入土壤的金属导体,分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。6.5 接地装置:由接地线与接地体组成的通道。6.6 接地网:网状接地结构,具有泄流与均压作用。6.7 接地电阻:衡量接地性能的指标,越小越好,表明接地系统更高效。
077. 机房新风系统
新风系统通过风机、进风口、排风口及复杂管道网络,持续为机房提供新鲜空气,确保室内外空气不断置换,维持设备稳定运行。
088. 机房承重设计
为分散楼板承载,通常在机柜下方设置承重支架,并扩大支座底面的接触面积以分担荷载。当机房设备总重量超过楼板承载能力时,需设置散力承重架,以确保地面承载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升抗震安全性。
099. 机房动环监控与照明
动环监控与环境检测是保障机房安全与高效运行的关键手段。9.1 动环监控:实现7×24小时集中监控与管理,提升可用性与运维水平。9.2 机房照明:工作区域平均照度不低于500Lux,灯源布设无死角,灯具高度约0.8米,采用节能日光灯并进行分组控制,同时设有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以应对断电。9.3 应急照明设计:在紧急情况下确保人员快速疏散,照度不低于50Lux,由 UPS 供电,且符合眩光等级要求。
1010. 建设目标与准则
在设计与实施中坚持若干建设目标与准则,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。10.1 前瞻性设计:引入前沿的数据通道管理技术和节能措施,确保系统长期高效运行。10.2 稳健性:选用先进技术、设备与材料,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快速恢复能力。10.3 规范性:遵循国家标准,确保图纸完整、规范,提升通用性、可调整性与维护便捷性。10.4 实用性:对机房分区布局进行优化,简化工艺流程,确保功能完备与性价比最优。10.5 可扩展性:在空间、供配电容量与网络端口等方面留有充足扩展空间,以适应未来发展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