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项目概况与位置
本次机房建设项目位于总部大楼,机房面积约110平方米,位于三层办公区的西南侧,划分为主设备机房、电池间和消防钢瓶室三个功能区域。设计覆盖以下子系统和相关要求。
设计子系统
- 装修工程:覆盖机房区域的地面、顶面、墙面、门窗及其他相关装修工作。
- 电力系统:包括配电箱柜、配电电缆、机房照明以及强电桥架等电力设施。
- UPS系统:涵盖机房所用UPS设备及其电池等附属设备。
- 防雷接地工程:覆盖机房区域的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。
- 精密空调系统:用于机房区域的高精度空调设备配置与控制。
- 新风系统:提供机房内的新风输送与过滤。
- 环控系统:对机房温湿度、供配电、门禁、UPS、视频监控、空调、消防、漏水等进行综合监控与联动。
- 综合布线:覆盖机房服务器机柜与列头柜之间的配线工程。
- 冷热通道与机柜系统:包含机柜系统及冷通道封闭组件。
- FM200自动灭火系统:建设七氟丙烷气体消防系统,覆盖机房区域。
设计原则
- 实用性与前瞻性: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,采用先进、成熟的技术与设备,兼顾未来业务发展与技术升级的需要,确保系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技术先进性并具备发展潜力。
- 安全可靠性:对机房布局、结构、设备选型及日常运维等各环节进行高可靠性设计,关键设备采用冗余与备份,并辅以智能化管理、监控与安全防护措施提升稳定性。
- 标准化:遵循国际与国家相关标准,建立统一规范的系统结构与设计,便于未来扩容与设备增容。
-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:具备良好的扩展与升级能力,支持多网络传输、多物理接口,留有充足的扩容空间。
- 可管理性:建立完善的机房管理与监控体系,设备具备智能化与可管理性,通过集中监控实现实时监测、告警与事件记录,提升运行效率与安全水平。
设计与验收标准
- 设计参考标准(举例,不限于此):数据中心设计、智能建筑、建筑内部装修防火、防静电地板、民用建筑电气设计、低压配电、建筑防雷、电子信息系统防雷、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、综合布线系统、气体灭火系统、火灾自动报警、安全防范等相关规范
yy易游。
- 验收参考标准(举例,不限于此):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与验收、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、建筑装饰装修及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、给排水与防雷等相关验收规范、通风与空调工程、综合布线系统、气体灭火系统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等。
- 空调与能耗设计原则:优先选用高可靠性、低运行成本、高效节能、低噪声、低震动的设备;确保在高强负荷条件下仍能稳定运行。
- 环境与排水标准:主机房地面设置排水与挡水设施,确保给排水系统无渗漏、无结露风险,水封装置需完善且具备防污染与防溢功能;洁净区域地漏优先使用自闭式设计,地漏及管道均需具备防水防污特性。
空调与冷热通道设计要点
- 热负荷与湿负荷计算:采用功率与面积法综合估算,总制冷量 Qt = Q1 + Q2。Q1 为IT设备负荷(设备功率的折算系数),Q2 为环境热负荷(单位面积的热流密度乘以机房面积)。夏季以高冷负荷为主,重点覆盖设备散热、建筑围护结构热 gains、日照热、人体散热、照明散热、新风负荷与潜热等因素。
- 冷热通道方案:采用列间冷却、冷通道封闭的布置形式,机柜与列头柜“面对面”布置,冷空气进入机柜中间通道形成冷通道,封闭后冷气流不易扩散至通道顶部与两侧,循环进入机柜、在机柜内吸热后排出,由列头空调吸入并再次冷却后进入冷通道循环。
- 制冷设备与冗余:以风冷型精密空调为主,适用于中小型数据中心。室内外机高度差与管道长度在可控范围内时,优先采用风冷方案,具有安装简便、运维成本低、可靠性高等优点。
- 区域配置与冗余:高密度区域按每机柜4KW配置4台25KW级精密空调,采用3+1冗余策略;低密度区域按每机柜3KW配置2台39KW级空调,采用2台1+1冗余设计。必要时通过群控方式实现机组的轮换与备用状态管理。
- 环境与排水防护:机房地面需设置防水围堰、地漏与水封保护,外围防水处理完备并设水位报警,防止水患及管道渗漏对设备造成影响。室外机与室内机布设需考虑防漏、保温及防结露设计,管道与套管之间需进行密封处理。
- 新风与正压控制:机房需保持正压以防止尘埃进入,设置初中效过滤并在必要时增加更高级过滤装置;新风量按两项取较大值计算:每人新风量与维持正压所需风量的最大值。以110㎡、净高3米的机房为例,体积约330立方米,按2次/小时换气计算新风量约660 m3/h。
- 新风系统与防火联动:新风进风管上设电动防火阀,与消防系统联锁,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关闭以防灭火气体向外排放,降低对新风系统的干扰。为防水与防臭,地漏设计需具备良好水封保护,必要时加强防水并设置漏水报警。
外部与内部设备布置要点
- 室外机与室内机的相对位置需遵循现场实际高度差、管道长度等条件,必要时设置回油弯与管路延长组件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。
- 消防联动、报警控制及空调电源应有相互联动设计,确保消防事件发生时能立即切断空调电源并维持机房安全运行。
- 主机房应维持正压,室内与走廊的压差不宜低于一定数值,以确保洁净度与稳定性;与室外的静压差也需保持在安全区间。
- 新风系统与环境监控应覆盖温湿度、泄漏、漏水、门禁、视频监控等,以实现全方位的运行态势感知与快速故障处置。
图示与运行参数
- 相关布局与运行参数以示意图与技术参数表呈现,覆盖精密空调布局、冷通道组织、群控网络等关键要素,以便现场施工与后续运维对接。
备注
- 本设计强调高可靠性、可维护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平衡,力求在确保安全与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能源利用的高效与成本控制。若需要,可结合现场实际再对具体设备型号、冗余配置与控制策略进行最终确认与优化。